乳业百科

从中国“羊文化”到“羊奶文化”

日期:2018-10-13栏目:乳业百科
一种温和、保守、细腻、内敛的文化形态,较早可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它是构成我国传统意识文化形态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羊文化”神秘而悠远,今天,就带您一同探索神秘的中国“羊文化”。
“羊文化”起源
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龙”之说其实都是后来的事情,这种传说中的动物没有出现之前,“羊”曾是不少部落的图腾,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炎帝也都与“羊”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并且,较早以“羊”作为部落图腾。后来的图腾文化,也都深受羊图腾的影响,“羊文化”作为一种原始的意识形态慢慢传承下来。
“羊文化”影响
“羊”对中华文化影响极为深远,不论是古代司法制度,还是古人审美观念都与“羊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伏羲曾受 “羊角柱”的启发,发明了推动中华文明进程的“八卦”;尧帝主政时,皋陶作为国家法官,曾利用“一角之羊”断案无数,实现司法公正;古人的审美观念也曾受到羊文化的影响,汉代董仲舒将儒家文化的核心精华“仁”、“义”、“礼”赋予到羊的身上,赞叹羊是“美”、“祥”之物; 明代甚至将“羊之跪乳”编进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中,将羊塑造成懂得感恩的典范。
“羊文化”字源意义
古时“羊”与“祥”是相通的,“善”与“美”的本义也均与“羊”有关。通过对字源、语源进行文化学研究,我们还能扑捉到大量关于羊与早期文化生成关系的信息。较早可见的文字资料卜辞表明,殷商时期已经“六畜”俱全,以“六畜”为字根的各部分字,羊占首位:“羊言为善”、 “羊食为养”、“羊大为美”,渗透着“羊文化”的很多汉字至今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咀嚼。
“羊奶”文化
从中国“羊文化”深入到羊奶领域,依旧有许多值得肯定和探究的地方。
清代学者王永彬在《围炉夜话》里提出“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羊奶的营养特质又让这份孝意更浓。
《本草纲目》258页中记载:“羊乳甘温无毒,可益五脏、补肾虚、益精气、养心肺;治消渴、疗虚劳;利皮肤、润毛发;和小肠、利大肠”。
《魏书》王琚传记载“常饮羊乳,色如处子”。
《备急方》中载:治小儿口疮,羊乳细细沥口中。
《食疗本草》(明·姚可成著)记述:“羊奶亦主消渴、治虚痨、益精气、补肺、肾气、和小肠。和脂作羹,补肾虚,利大肠”。
《食医心鉴》《饮膳正要》《药性论》《孟诜》《日华子本草》《千金方》《备急方》《小品方》《中国药膳学》《四部医典》《传世养生本草》《中国补品》等医药典籍对羊奶均有记载。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羊奶是唯一不含过敏源的动物奶,也是较接近母乳的奶制品。
钙:每100克羊奶的天然含钙量是牛奶的两倍,能防止老年人常见的骨骼软化疏松,延缓衰老。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则能有效地消灭病毒,保护人体不受伤害。
环磷腺苷:生物活性因子环磷腺苷是科学界公认的防癌抗癌因子,能使人体新陈代谢维持平衡,能增加血清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增加人体的抗病力;可改善心肌营养,软化血管,对改善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具有非常有效的功效。
胆固醇:每100克羊奶胆固醇含量为10-13毫克,低含量胆固醇对降低人的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病率有一定的意义。
干物质、热量:羊奶干物质含量与牛奶基本相近或稍高一些。每千克羊奶的热量比牛奶高210千焦。
维生素A、B:含量高于牛奶,对保护视力、恢复体能有好处。
烟酸:助眠安神,睡前半小时饮用一杯,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
脂肪:富含短链脂肪酸,低级挥发性脂肪酸占所有脂肪酸含量的25%左右,易消化吸收,不会造成脂肪堆积,有利保持身材。
维生素E:可以阻止体内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分解,延缓皮肤衰老,增加皮肤弹性和光泽。
核酸: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黑色素生成,使皮肤白净细腻。
EGF生长因子:能快速修补老化的皮肤细胞,增强皮肤的自我修护能力,使肌肤健康白皙光嫩。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体内主要的自由基清除剂,护肤消炎抗衰老。
上一篇:每天一杯羊奶粉 养心润肾去烦躁

在线获取报价

咨询热线:400-6373-859 立即拨打

地址:中国-河南-新乡高新区,静泉路以南,丰华街以西

创建一流乳品畜牧设备企业

让中国乳品畜牧设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