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商牛的体型外貌,冀商牛的饲养管理
冀南牛主产于河北省南部黑龙港流域,以漳河两岸的大名、魏县、临漳等县较集中。 冀南牛数量已很少,不宜继续进行杂交改良,应加强保种工作,扩大种群数量,适时开展本品种选育工作,促进其向肉用的方向发展。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冀南牛主产于河北省南部黑龙港流域,以漳河两岸的大名、魏县、临漳等县较集中。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冀南牛产区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西部多山,气候干燥;东部较温暖湿润。平均海拔50m。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200天左右;年降水量600mm,降水多集中于6~8月份。产区是河北省的重要棉粮基地,棉花播种面积占全省的近一半,粮食作物一年两熟。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该品种产地与同属华北平原的鲁西和豫北地区相毗连,三地生态条件类似,商业联系紧密,历史上相互之间常有牛只交流和种牛调运,因而冀南牛与鲁西牛和南阳牛具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具有相似的生态习性和生产性能。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中南部曾大量引入南阳牛,对冀南牛产生了较大影响。可以说冀南牛是在长期受到南阳牛和鲁西牛影响的条件下,以当地黄牛为基础,经长期群选群育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受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黄牛杂交改良和本品种选育工作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20多年来冀南牛存栏量呈下降趋势。1980年产区存栏冀南牛5万头。据河北省畜牧局调查,2006年存栏数2600头,其中能繁母牛1523头、成年种公牛30头,处于濒危一维持状态。20多年来该品种牛体尺和体重略有提高变化不大(表1)。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冀南牛体型中等,体质结实紧凑,结构匀称,骨骼坚实、粗大,体躯稍长。皮肤薄而富有弹性,毛短而稀疏,少数牛只有额部和局部卷毛。毛色多呈黄褐色,少数牛只有黧毛;四肢内侧、腹下部毛色较淡,鼻镜、眼睑、乳房呈粉红色;蹄壳以灰褐色为主,少数为棕色带黑色纵条纹。角稍扁,长约十余厘米,公牛多为横角和向上内曲角,母牛多为前向角、下向内曲角及横角。颈垂及胸垂小,无脐垂。公牛前胸发达,肩峰突起。母牛体形较清秀,后躯稍高于前躯。背较平直,尻部多斜而尖,四肢粗壮。尾细长,尾梢呈黄红色。
(二)生产性能
1.役用性能较大挽力公牛252kg,母牛151.7kg,阉牛235.4kg。
2.繁殖性能冀南牛母牛7~8月龄出现初情期,初配年龄一般在1.5~2岁;发情周期20~23天,发情持续期1~3天,妊娠期285天;一般至15岁仍有生育能力,4~12岁繁殖能力较强。公牛8~9月龄性成熟,通常18月龄后开始配种,配种利用年限一般为10~12年,个别公牛可达15年
四、饲养管理
冀南牛以舍饲为主,季节性放牧,粗饲料以麦秸、麦糠、玉米秸为主,农忙季节和冬季补饲少量棉子饼、麸皮等精饲料。犊牛多在5~6月龄断奶,公牛1.5岁参加配种。当前繁殖方式以人工授精为主,经河北省畜牧局调查,人工授精比例在70%以上,用于纯繁的母牛不足30%。
五、品种保护与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冀南牛保护区和保种场,未进行系统选育,现主要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利用。冀南牛1988年收录于《中国牛品种志》。
六、品种评价
冀南牛数量已很少,不宜继续进行杂交改良,应加强保种工作,扩大种群数量,适时开展本品种选育工作,促进其向肉用的方向发展。
在线获取报价
咨询热线:400-6373-859 立即拨打
地址:中国-河南-新乡高新区,静泉路以南,丰华街以西
创建一流乳品畜牧设备企业
让中国乳品畜牧设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