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邮报》5月28日报道,婆罗洲犀牛联盟(BORA)周一(5月27日)发表声明,马来西亚较后一头雄性苏门答腊犀牛“塔姆”(Tam)在当天中午于婆罗洲保育区离世,终年约30岁,留下其配偶“Iman”。这意味着这种犀牛接近完全绝迹于马来西亚。
苏门答腊犀牛,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现存体形较小、毛发较多的双角犀牛,也是现存物种中与已绝种披毛犀牛基因上较为接近的犀牛。它们体长约2.4米-3米,平均体重仅700千克。苏门答腊犀牛曾一度广泛分布于中国、印度与东南亚热带雨林与沼泽中,但栖息地因采矿和农业活动影响,数量直线下降。据国际犀牛基金估计,目前全球只剩下30-80只苏门答腊犀牛,集中于印尼苏门答腊及婆罗洲岛。
马来西亚的野生苏门答腊犀牛是极为罕有的,“塔姆”在2008年野外捕获,随后它被转送至婆罗洲岛保育区生活。它在2017年12月被诊断受子宫破裂肿瘤困扰,至月底有好转迹象,但健康仍然欠佳,直至在昨日中午不幸逝世。目前初步年老至死,真正死因有待尸检报告。
当地保育人员自2011年起开始尝试以人工方式繁殖苏门答腊犀牛,但成果甚微。目前园区还剩下它的配偶“Iman”,或许它也孤伶伶地活着,直至老死。世界自然基金会马来西亚分部表示:“今天失去较后一头(在马来西亚)的雄性苏门答腊犀牛,我们充满着悲伤。希望它的离世可唤起社会的注意,我们需要保护野生生态。”
我国曾遍布三种犀牛,较后一头犀牛也是苏门答腊犀,但在民国时被猎杀,至此犀牛在我国绝迹。因人类活动及贪婪,过去40年,世界上有90%的犀牛消失了。WWF数据统计,现存爪哇犀牛仅剩60头,苏门答腊犀牛不到100头,印度犀牛3000头,黑犀牛5000头,南部白犀牛200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