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气肿疽病的防治技术
黄牛发病多为急性气肿疽,体温41~42℃,早期即出现跛行。相继出现特征病变肿胀,即在多肌肉部位发生肿胀,初期热而痛,后来中央变冷,无痛。患部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形成坏疽。触诊有捻发音,叩诊有明显鼓音。切开患部,从切口内流出污红色、带泡沫的酸臭液体。
近几年来,我县黄牛气肿疽病多发,通过及时治疗和有效防控,该病发病率明显降低。笔者在临床中共治疗黄牛气肿疽病139例,治愈127例,治愈率91.2%,效果显著,现将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病因
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鸣疽,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气性肿胀,并常有跛行。
二、流行病学
在自然情况下,气肿疽主要侵害黄牛,山羊、鹿、骆驼有发病报道,而水牛、绵羊较少发病,猪感染更少见。黄牛6月龄至3岁期间和肥壮的易感,夏季多发,呈地方性流行。
三、临床症状和诊断
黄牛发病多为急性气肿疽,体温41~42℃,早期即出现跛行。相继出现特征病变肿胀,即在多肌肉部位发生肿胀,初期热而痛,后来中央变冷,无痛。患部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形成坏疽。触诊有捻发音,叩诊有明显鼓音。切开患部,从切口内流出污红色、带泡沫的酸臭液体。肿胀多在腿上部、臂部、腰部、荐部、颈部和胸部。此外,局部淋巴结肿大,触之坚硬,食欲废绝(www.nczfj.com/),反刍停止,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较后体温下降或再稍回升后死亡。
患病而死的山羊尸体表现轻微腐败变化,因皮下结缔组织气肿和瘤胃膨胀而显著肿胀,又因肺脏在濒死期水肿的缘故,由鼻孔流出血样泡沫,肛门与阴道口也有血样液体流出。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采取肿胀部位的肌肉、肝、脾和水肿液,做细菌分离培养和动物感染试验。在临床诊断时,要注意鉴别气肿疽与恶性水肿,气肿疽与炭疽、巴氏杆菌病。
四、防治
1. 预防。①用气肿疽疫苗预防接种,控制效果明显。②病牛应立即隔离治疗,死牛严禁剥皮吃肉,应深埋或焚烧,以防病原扩散。病畜圈栏、用具以及被污染的环境用3%福尔马林或0.2%氧化汞液消毒,粪便污染的饲料和垫草等均应焚烧销毁。
2. 治疗。①早期可用抗气肿疽血清16~20毫升皮下、静脉或腹腔注射治疗。②用青霉素180万~200万国际单位,肌内注射,每日3次,或者用四环素3~4毫升溶于150毫升5%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每日2次。
在线获取报价
咨询热线:400-6373-859 立即拨打
地址:中国-河南-新乡高新区,静泉路以南,丰华街以西
创建一流乳品畜牧设备企业
让中国乳品畜牧设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