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5日,由新乡市新东轻工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润新东”)生产的首批20台大型
牛奶制冷罐正式启程发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这是中国乳业设备首次规模化进入东非市场,标志着“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非农业技术合作迈入新阶段。
定制化设计破解行业痛点
针对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电力供应不稳定的特殊环境,天润新东研发团队对
制冷罐进行三大创新升级:
分体式冷凝系统:采用分置式风扇设计,通过智能温控模块自动调节运行功率,在低温时段可关闭50%风扇组,实现能耗降低30%;
双重能源保障:配备光伏储能装置与柴油发电机接口,确保断电情况下仍可持续制冷8小时,罐内温度波动不超过±0.5℃;
加强型保温层:使用80mm聚氨酯发泡材料,配合SUS316不锈钢内胆,保温性能达到行业领先的≤1°C/24h。
智能物联赋能产业变革
此次交付的10吨级
制冷罐搭载4.0智能管理系统,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罐内温度曲线、细菌增殖预警、设备故障代码等关键数据。特别开发的阿拉伯语/英语双语界面,配合远程诊断功能,彻底解决当地技术人员短缺难题。
客户见证技术实力
埃塞俄比亚较大乳企DairyLand集团技术总监特斯法耶表示:“我们在亚的斯亚贝巴郊区建有17个收奶站,过去因设备故障导致日均损耗鲜奶达1.2吨。天润新东的智能
制冷罐和配套运输车组成的冷链矩阵,让我们的收奶半径从30公里扩展到80公里。”
创造多维社会效益
项目预计可使当地6.8万奶农受益,单户日均增收约15元人民币。世界粮农组织东非办事处专家评价:“这种将中国制造与非洲实际需求深度融合的模式,为提升区域粮食安全提供了创新样本。”
据悉,天润新东正在与埃塞俄比亚农业部协商建立技术培训中心,计划三年内培养200名本土化设备运维工程师,持续推动非洲乳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