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晨十年前的判断一样,乳品市场正在回暖,一切都在越来越好。说到底,乳品市场的底层逻辑其实从没有变化,国产奶短期内较有竞争力的品类一定是鲜奶,时间和空间为国内的牧场建立起了天然的价格壁垒。
以世界上品质较优,产品单价较低的新西兰为例。由于新西兰地广人稀,又有多年的大工业生产经验沉淀,较关键的是,新西兰的大片天然草场为牧场提供了免费的饲料,因此新西兰的当地企业收购牧场的鲜奶单价折合人民币2元每公斤。而在长三角地区,牧场生产牛奶的成本单价就要达到4元每公斤。
如果要将经过巴氏杀菌处理的新西兰的鲜奶运送到国内市场销售,由于保质期很短,必须要通过空运才能够实现,和国内鲜奶的价格关系则瞬间产生翻转,没有性价比。
虽然进口的常温奶今天在中国依然有着广阔的销路,但是行业内一个常识是,常温奶的长保质期以高温杀菌处理为代价,而鲜奶中的活性物质,包括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这两项,在高温消毒下几乎灭绝殆尽,而这些活性物质是牛奶中重要的营养物质。
当消费鲜奶的观念越来越普及,需求量越来越旺盛时,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对优质牧场的布局就显得不可或缺。
一方面,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各项成本的高昂,使得上海即便在远郊地带也较难建立牧场。另一方面,上海为周边城市提供了广阔市场的同时,各城市也为上海的牧业乳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物理空间。
大生源牧场毗邻204国道,到达上海仅需通过江苏与上海界的两个收费站,短短两三个小时,新鲜牛奶就可以从牧场到达生产车间的贮存罐,区位的优势保障了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也为鲜奶品质、营养的保全提供了较佳的条件。
今年7月12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同志亲临江苏大丰的上海农场,期间重点调研了光明牧业的申丰牧场,对于牧场的现代化建设和鲜奶的安全生产表达了关切。上海人民的“鲜奶罐子”,成为了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地区之间资源合理调配的典型案例。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曾经的IT行业金领孙晨,成为了乳业内与大象共舞的厉害角色。光明,新希望,香港维记,也都与大生源建立了合作关系。
一辆
奶罐车,将如皋与上海;将100年前来到中国的荷兰奶牛,与上海的消费者联系了起来。
孙晨说,短期内,他不愿将这间“小而美”的牧场“做大做强”,而是用工匠的精神,再好好雕琢这间牧场的每一个细节,并把这些经验传播出去,让全行业受益。
如果将大丰上海农场的大规模现代化牧场所生产的奶源比喻为长江的主水系,在长三角地区星罗棋布的、如大生源一般的中小型牧场,就是汇入长江大涓涓细流。它们终将汇聚到一起,形成滔滔之势,奔涌向一个中国乳业可期的未来。